全媒体记者 宋敏 通讯员 刘瑶
日前,记者从宜城市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市在立项争资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东方化工、襄荆高铁、2025年高标准农田、宜城市郭海排涝泵站新建工程、汉江襄阳(小河)港多式联运物流园、宜城市龙头沟(含盘岗渠)综合整治工程等32个项目,共争取到位各类竞争性资金21.28亿元,争资总量位居襄阳各县(市)第一。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的攻坚合力,是靶向施策的精准发力,更是机制创新的强劲驱动。”宜城市常务副市长朱晓林介绍,“立项争资,正在成为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优中选优 凝聚争资合力
7月30日,记者走进宜城市发改局,感受这里如盛夏高温般的立项争资工作热度。这份热度,源自顶层设计的“力度”。
今年初,宜城市从该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自规局、水利局、临港集团等30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立项争资专班,在发改局集中办公。立项争资专班由党政主官任双组长,8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并制定《2025年立项争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作战图、时间表。
立项争资专班相关分管副组长带领单位按照“非做不可、非我莫属、非常期待”的思路,系统谋划项目:从220个储备项目中筛选出86个优先申报,再从中精选43个重点攻坚。
在此过程中,宜城全市上下攥紧拳头,形成“一盘棋”作战格局。“非做不可、非我莫属”的信念,让每个部门都成为争资前线的“急先锋”。
“组建最强的领导班子,组织最强人员配备,选择最优的项目攻坚,队伍及项目都是优中选优。通过这些方式凝聚起全市立项争资的强大合力,这是立项争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朱晓林表示。
机制破冰 激活一池春水
7月30日,烈日当空。宜城市龙头沟(含盘岗渠)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
龙头沟(含盘岗渠)全长约4公里,是城区主要排水通道之一,目前存在雨污混流、横断面窄、淤塞严重等问题。为改善龙头沟(含盘岗渠)现状,宜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龙头沟(含盘岗渠)综合整治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范畴,已向上争取到国债资金6916万元。项目于6月20日进场施工,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
“这个项目能够获得国家发改委支持,争取国债资金6916万元,得益于高质量的申报和对项目精准高效的研判和审批。”宜城市发改局负责人说。这笔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与提升,将对宜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如何及时并正确理解上级文件精神选择申报项目,又怎样按照申报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这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但宜城市创新的项目申报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日报”制度让政策信息不过夜。30家单位集中办公实现“数据多跑路”,通过审批绿色通道按下项目加速键。
——协同联动机制打破部门藩篱。30个单位围着项目转、盯着资金干,信息共享平台每日更新政策动态,让每个申报单位都吃准“政策饭”,“前期工作深于国家要求”的标准,让项目储备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全周期跟踪管理让服务“不打烊”。紧盯项目申报、评审、资金下达等关键环节,及时掌握最新进展,对43个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逐个跟进,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机制创新带来的“化学反应”,让宜城市在争资赛道上持续领跑。
“从可研到初步设计批复,原来每个环节在提交申报资料后需要7天的办理周期,现在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当天办理完毕。”宜城市发改局负责人说。
精准施策 布下“项目矩阵”
76283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79144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两组位列襄阳市第一的数据彰显着宜城市争资的硬实力。这背后是“靶向瞄准”的精准度,是“项目为王、资金为王”的信念。
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宜城市将立项争资重点目标锁定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业升级等重点领域,并在工业升级、乡村振兴等领域布下“项目矩阵”。
宜城市经济开发区白庙片区存在雨污合流、下水管网混错接和空白区等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白庙片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成为宜城市“非做不可”的项目之一。
宜城市成立项目组并多次研判,该项目精准契合国家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支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该项目既解决内涝顽疾,又更新老旧管网,在国家层面竞争力较强。
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功争取国债资金4450万元。
如何确保项目“拿得出、立得住、争得上”?考验的不仅是对相关政策的精准解读,还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钉钉子”精神。
为争取汉江襄阳(小河)港多式联运物流园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宜城市立项争资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多次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省发改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等部门,主动汇报项目规划、战略思考、前期工作、推进路径等,结合临港经济区自身功能定位、区位优势、核心产业的发展趋势,介绍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终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目前,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争取国债资金4600万元。
据悉,截至目前,宜城市已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争资项目共220个,总投资730.2亿元,拟争取资金354.9亿元。项目库蓄势待发,宜城市正以更足的干劲冲刺全年目标,让每一分争取到的资金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襄阳日报》(2025-08-041版)
编辑:王鑫
审核:李云飞 终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