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梁国栋】7月29日,记者获悉,省科技厅公示了2025年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认定结果,宜城磷煤资源精细化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宜城市具备深厚的煤化工产业规模,形成以精细磷化工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日用化学品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据宜城市科经局统计,2024年集群内科技型企业达182家,营收156.3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
作为产业发展核心载体,襄阳(宜城)精细化工产业园集聚了新鄂西化工、东方化工、回天新材料、嘉施利等领军企业。其中,东方化工的硝化技术、回天新材料的高性能胶粘剂、嘉施利磷化工的优质产品,均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集群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中,该集群一方面聚焦聚氨酯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附加值与市场前景突出;另一方面,磷石膏综合利用、低温余热回收等技术领先全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宜城市科经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获批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对宜城相关产业发展的高度肯定。未来将以此为契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科创投入,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宜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经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业链条发育比较完善,产业链相关联的科创企业、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在一定区域集聚,通过分工合作与协同创新,形成具有明显行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省科技厅公示2025年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认定结果的同时,还公示了今年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结果。襄阳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襄阳高新区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两家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良好等次,枣阳经开区汽车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老河口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两家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合格等次。
《襄阳晚报》(2025-08-051版)
编辑:周艺
审核:金成岑 终审:杨潇